地平线“战略亏损”何时休
余凯是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一周前的9月11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地平线(09660)与哈啰宣布结成战略合作,携手推进L4级Robotaxi的商业化。
余凯是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一周前的9月11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地平线(09660)与哈啰宣布结成战略合作,携手推进L4级Robotaxi的商业化。
相比地平线做机器人时代的Wintel的定位,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除了汽车,它的领域涉及芯片、AI、自动驾驶和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
“以前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自动驾驶车辆,现在真要商业化落地了。”上海车主黄先生十分开心。每周末都要长途开车的他,一直有“轻松开车”的驾驶诉求,随着新政策的出台,黄先生的这一需求或许很快将被满足。
“以前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自动驾驶车辆,现在真要商业化落地了。”上海车主黄先生十分开心。每周末都要长途开车的他,一直有“轻松开车”的驾驶诉求,随着新政策的出台,黄先生的这一需求或许很快将被满足。
9月15日,佑驾创新(2431.HK)于深圳正式发布旗下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实现从L1到L4的又一次极致进化,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车规级无人物流产品选择。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四维图新CEO程鹏、速腾聚创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邱纯鑫等在现场共同见证了小竹无人车首发车型T5及T8的亮相。据悉,小竹无人车下一代产品将高度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速腾聚创最新一代的EMX激光雷达产品以及四维图新的定位系统P-Box。
9月15日,佑驾创新(2431.HK)于深圳正式发布旗下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实现从L1到L4的又一次极致进化,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车规级无人物流产品选择。
9月15日,佑驾创新(2431.HK)于深圳正式发布旗下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实现从L1到L4的又一次极致进化,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车规级无人物流产品选择。
慕尼黑车展的展馆内,一场关于智能驾驶的“无声对话”正在上演。地平线展台与全球知名智能驾驶芯片企业Mobileye比邻而居,这一看似偶然的展位安排,被业界视为中国智驾企业获得国际认可的隐性信号。当被问及展位选择时,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轻描淡写地回应:“或许这本身就是
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一场关于智能驾驶产业的“无声较量”正在上演。中国科技企业地平线与全球智能驾驶芯片巨头Mobileye的展台比邻而居,这一布局被业内视为国际产业格局重构的微妙信号。当被问及展位选择时,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轻描淡写地回应:“这或许不是偶然。”
2025年慕尼黑车展现场,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地平线展台被安排在Mobileye旁边,后者曾是全球最知名的智能驾驶芯片公司之一,地平线与Mobileye比邻而立,仿佛像是一种无声的“排位认可”。
日前,车东西总编辑张国仁远赴德国参加了IAA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车展现场可以观察到,在中国公司扎堆的本届慕尼黑车展中,中国供应链企业的存在感比车企还要强。
慕尼黑展览中心Hall B1-B20展台前,一辆白色蔚来欧洲版firefly萤火虫旁围了不少欧洲观众。 这款欧洲售价3万欧元左右的中国车型,标配地平线征程计算方案,具有领先的辅助驾驶技术,这是他们此前在4万欧元以上车型都少见的配置。
9月5日,美国AI巨头Anthropic发布了一则《更新对不受支持地区的销售限制》公告,再度聚焦中国市场,明确宣布立即停止向“多数股权由中国资本持有的集团或其子公司”提供Claude人工智能服务,政策还涵盖在境外注册的中资子公司、云服务中转实体等。
8月末,地平线2025年半年报发布,其支持高阶智驾方案的征程6芯片出货98万套,意味着打入这一高附加值市场的策略初步成功,受此影响,地平线股价在之后的一周内上涨超过10%,扭转今年3月21日发布上市以来第一份年报后的多日下跌。
这个里程碑式的数字,其实在2024年初地平线刚刚传出IPO消息的时候,就已经被很多人预见了。例如英国商业咨询机构ION Analytics曾经追着热点,发表了一篇行业观察报告。作者认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让人失望的历史,因为“以机器人为主题的科幻电
截至9月5日收盘,地平线机器人,股价升至9.8港元/股,市值增至约1360亿港元,直逼历史高位,较年初飙升约880亿港元。